近日,2019年藍色海洋空間規劃高級研討會在天津召開。會上,孟加拉國電力、能源與礦產資源部能礦局藍色經濟辦公室主任古拉姆·沙弗丁應邀作了“海洋空間規劃與孟加拉國藍色經濟”的主旨報告。會議結束后,古拉姆·沙弗丁就孟加拉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孟中海洋空間規劃項目合作情況等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 本報記者 朱 彧 通訊員 滕 欣
孟急需實施海洋空間規劃
孟加拉國位于孟加拉灣以北,海洋漁業資源豐富。2012年,孟國通過國際法庭仲裁方式解決了與鄰國緬甸、印度的海上領土主權糾紛。2014年,孟對海洋大陸架的管轄權延伸至354海里。
“孟加拉國擁有美麗的海岸帶,卻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科學的開發利用。”古拉姆·沙弗丁介紹,目前孟加拉國沿海地區開發利用程度很低,且布局較集中,多在人口密集的城區附近,絕大部分海岸基本保留著原始狀態,很多海島未被開發。長期以來,資源依賴型開發活動導致孟加拉國近岸海洋資源衰退,紅樹林、漁業資源、珊瑚礁、海草床等不同程度減少。
孟加拉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藍色經濟。2017年1月,孟加拉國政府成立藍色經濟辦公室,致力于開發孟加拉灣領海海域內的漁業、旅游、天然氣、石油以及礦產等資源,發掘海洋經濟潛力。
然而,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使海平面不斷上升,加之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和工業化,使孟加拉國海洋和海岸帶面臨生態系統破壞和產業無序發展等問題。孟加拉國政府日益感到,作為海洋綜合管理、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健康、探索藍色經濟發展空間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工具,編制和實施海洋空間規劃,有利于促進孟加拉國海洋和海岸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孟加拉國一直缺少海洋空間規劃的技術和方法,這不利于當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也嚴重制約了當地藍色經濟的發展。”古拉姆·沙弗丁說,“尤其是當地居民一些不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行為,更加凸顯了實施海洋空間規劃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孟中合作源于需求與實力
中國高度重視海洋空間規劃,也是最早編制海洋空間規劃的國家之一,如今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論、技術、方法和標準。
提及尋求與中方合作,借鑒海洋空間規劃“中國方案”的初衷,古拉姆·沙弗丁認為,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的海洋功能區劃更側重于協調人類用海活動之間的沖突和兼容性,這更適宜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孟加拉國。
2018年10月,由中國商務部主辦、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福建海洋研究所協辦的中國援孟海洋空間規劃海外技術培訓班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開班,旨在通過雙邊合作促進孟加拉國的藍色經濟發展。孟方政府主管部門的官員、技術專家、相關企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
在20天的培訓里,來自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的專家們,結合孟方培訓需要和當地海洋空間規劃管理領域實際情況,以專題講座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培訓。內容涉及海洋功能區劃技術方法、海洋資源評價與管理、海洋綜合觀測技術與防災減災、海洋可再生能源、藍色經濟發展、海水養殖技術和中國海洋功能區劃進展及成果等,目的在于將海洋空間規劃的先進理論、技術及實踐介紹給孟方參訓學員。
此外,中國培訓師們還有針對性地安排了實地考察,帶領學員參觀了造船廠、捕撈廠,訪問了研究所,到沙灘進行了實地踏勘講解和分析等。
培訓期間,孟方表達了應用中國海洋空間規劃標準與方法的意愿。經商討,孟中雙方都有意建立海洋空間規劃聯合研究中心,便于中孟專家開展工作,集中孟加拉國的優勢海洋科研力量發展藍色經濟。
雙方攜手力推項目開展
一方有需求,一方有實力。中國—孟加拉國海洋空間規劃項目由此開啟。
古拉姆·沙弗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孟方高度評價中國在支持孟加拉國海洋資源開發方面的積極意愿,對于中方愿意幫助孟方發展藍色經濟并加強相關領域的能力建設表示感謝。
2019年6月20日,孟加拉國藍色經濟辦公室主任古拉姆·沙弗丁一行訪問了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并商討了孟中海洋空間規劃合作方案。交流會上,雙方就建議書細節等進行了深入研討,達成了簽署海洋空間規劃合作意向書的共識。
11月1日,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與孟加拉國海事大學和海事研究與發展研究所簽署了《海洋空間規劃合作諒解備忘錄》。
根據該備忘錄,雙方成立了孟加拉國海洋空間規劃指導委員會和技術工作組,協調孟方涉海相關部門,以順利開展孟加拉國海洋空間規劃編制,推動中孟海洋空間規劃聯合研究中心建設。
“我們非常期待海洋空間規劃‘中國方案’在孟加拉國落地生根。”古拉姆·沙弗丁表示,下一步,孟方將全力支持孟加拉國海洋空間規劃工作,與中國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專家團隊共赴孟加拉國海岸帶進行踏勘,進行利益相關者走訪,希望在孟中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形成實用好用的海洋空間規劃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