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14日公開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生態學研究,在歐洲水域里的條紋海豚、寬吻海豚和虎鯨的鯨脂中富集的多氯聯苯(PCB),已是有記錄以來全球鯨魚和海豚中最高的。該研究顯示,多氯聯苯這樣富集極有可能導致種群數量的下降并會抑制其恢復。
多氯聯苯是一種人工合成化合物,主要用于電器元件。1979年美國和1981年英國禁止使用這種材料。然而,直到1987年,靠近地中海的歐洲國家才淘汰了它。多氯聯苯幾乎不溶于水,一旦自然水體受其污染,便會產生長遠影響。
鯨脂是集中于海洋哺乳動物皮膚表層下的一層厚厚油脂,在鯨脂中多氯聯苯聚集,隨著歐洲的禁用開始有所下降,但是在西地中海的英國,港灣鼠海豚和條紋海豚體內的含量卻保持不變。
此次,英國倫敦動物學會保羅·吉普森和他的同事們對來自4個物種、1081頭擱淺的或者活著的歐洲海洋哺乳動物身上鯨脂的多氯聯苯聚集進行了分析。這4個物種包括港灣鼠海豚、條紋海豚、寬吻海豚和虎鯨。研究人員發現,多氯聯苯的平均水平超過了海洋哺乳動物的毒性閾值。
調查還發現,對這些哺乳動物來說,地中海的西部和中部地區,譬如伊比利亞西南、加的斯灣和直布羅陀海峽是全球多氯聯苯的“熱點”。
本篇論文作者表示,盡管禁用了多氯聯苯的使用和制造,鯨脂的多氯聯苯聚集仍舊很高,因為它們可能達到了環境輸入和降解之間的“穩定狀態”。他們指出,在這些物種身上高水平的多氯聯苯,很可能抑制生殖,并且將持續導致種群的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