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如果不采取減排措施,到2100年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將會升高3.5攝氏度;而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提出的目標是,應把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為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
由于全球變暖會影響水溫、氧濃度等海洋環境,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的研究通過計算機模擬比較了兩種情景下的捕魚量變化。結果顯示,全球氣溫升高3.5攝氏度將會使全球每年捕魚量降低8%,而升高1.5攝氏度則降低2.5%。
全球變暖會導致魚類遷徙到更冷的水域,因此對不同地區的漁業影響并不相同。研究表明,一旦全球升溫3.5攝氏度,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捕魚量可能會下降近一半,這包括孟加拉灣、泰國灣與南海;而在北極地區,海冰大量融化,導致大量魚群涌入,當地可能會面對捕魚業急速擴張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