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吳曉春)7月26日,農業部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林芝地區聯合舉辦尼洋河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向尼洋河投放異齒裂腹魚、尖裸鯉、拉薩裸裂尻等西藏地區特有魚類33萬尾。并講話。
牛盾指出,尼洋河是一條重要的生態河流,具有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向尼洋河投放異齒裂腹魚、黑斑原魚兆等魚苗,以實際行動保護西藏特有魚類,養護高原水域生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好川藏線上這條重要的生命河流。
格桑次仁指出,尼洋河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中國水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農業部貫徹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一項具體行動,對提高全社會對漁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促進尼洋河生物資源的進一步好轉和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流活動結束后,牛盾、格桑次仁一行考察了巴松錯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參加了保護區揭牌儀式,并共同為保護區揭牌。
巴松錯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是農業部2010年批準建立的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是西藏自治區迄今為止設立的唯一一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尖裸鯉、拉薩裂腹魚、巨須裂腹魚、雙須葉須魚、異齒裂腹魚、拉薩裸裂尻、黑斑原魚兆等西藏特有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