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福建省水產學會、農業部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學科群主辦,集美大學承辦,福建大北農神爽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惠盈動物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市科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6年全國海水養殖學術研討會在集美大學順利召開。
會議由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副主任委員、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健研究員主持。中國水產學會理事長賈曉平,福建水產學會理事長李祥春,集美大學副校長于洪亮先后致辭,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賈曉平理事長指出,我國自1990年起已連續27年成為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但海水養殖產業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漁業發展方式粗放、設施裝備落后、資源日益衰竭、水域污染嚴重、效益持續下滑、質量安全存在隱患等,現代漁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他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的召開,積極研究、探索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以健康養殖、做強產業為方向,轉變養殖發展方式,壓減低效、高污染產能,大力發展標準化健康養殖的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技術,為我國海水養殖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會上,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主任委員、黃海所王清印研究員做工作報告。他指出,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自2002年成立以來,圍繞我國海水養殖業發展目標,針對海水養殖產業發展重點、熱點和難點,每年舉辦一次大型學術研討會,并在會后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了14本《論文集》,今年仍將繼續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中國海水養殖科技進展》叢書。他認為,近年來從產業發展本身來看,水產養殖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不斷加劇,水產養殖集約化和機械化程度不高,海水養殖基礎設施急需加強,新型水產生態養殖模式亟待構建,水產養殖病害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水產養殖管理制度有待強化,科技引領作用需大幅度提升等。上述問題都需要科技、教育和養殖生產業者共同努力去研究、去解決。
大會期間,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及新加坡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岳根華教授等11位國內外著名水產養殖專家學者做大會主旨報告。此次大會共遴選80余篇文章,在3個分會場進行學術交流。會議圍繞我國海水養殖遺傳育種、養殖模式、養殖環境與生態保護、病害防治、營養與飼料、海水養殖設施與養殖工程以及海水養殖發展戰略等相關領域進行研討與交流;眾多企業也參與到此次會議交流中來。
本次研討會為科技人員、教育人員和養殖生產者解決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和空間,取得了預期效果。



(信息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