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以“交流互鑒,開放融通”為主題的2019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來自中日韓、東盟及歐美非等地區和國家的海洋領域專家、經濟學家、藝術家、企業家等近400位嘉賓出席開幕式,共同探討深化各國、各地區在海洋經濟、科技、人文、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大會發布了《東亞海洋合作研究報告(2019)》;總投資373億元的10個海洋經濟重點項目也簽約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
本屆論壇由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人民政府承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執行。
論壇由“一主、五分、一展”7個板塊組成。一主,即開幕式暨主論壇;五分,即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與東亞海洋合作論壇、東亞港口聯盟大會、國際海洋漁業發展論壇、東亞海洋環境合作論壇、東亞海洋文化和旅游發展論壇;一展,即東亞海洋博覽會。
5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科學家,在大會上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圍繞如何開展海洋經濟、科技、環保和人文國際合作,如何深化海洋互聯互通,相關專家學者還進行了“高端對話”,發出了融通海洋夢·互聯新思路——東亞海洋合作之“青島聲音”。
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是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項目,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優先推進項目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工程重大推進項目。
據悉,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建設自2016年正式啟動以來,累計吸引了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的820余位嘉賓及近千家企業參會,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在國際社會上獲得了廣泛贊譽,已經成為山東省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舉措。
另悉,同期舉辦的東亞海洋博覽會以“藍色·海洋·科技”為主題,來自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家企業和機構參展,集中展出海洋工程、海洋科技、大眾消費等領域近3萬種產品。
在以“貿易新格局,港航新未來”為主題的2019東亞港口聯盟大會上,發布了《東亞港口(集裝箱)運輸年度發展報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