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布扎比舉行的世界海洋峰會上,美國環保協會(EDF)宣布啟動“智能船舶(SmartBoatInitiative)”計劃,以加速對新型技術的探索和運用,從而大大提高全球漁業的可持續性、高效性和可盈利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環境保護運動正迎來第四波浪潮,即科技的進步賦予人們新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智能船舶”計劃就是這樣一種創新的方法——通過利用傳感器、人工智能、寬帶通信和數據分析等領域的先進技術,為不同規模的漁船配備和完善科技裝備和相關基礎設施,以提高漁業的可持續性、可問責性以及透明度。
美國環保協會海洋項目高級副總裁KatieMcGinty表示:“正如智能手機為創新浪潮提供了平臺一樣,我們相信,在數字化轉型的帶動下,全球漁業領域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可持續發展新時代。”
美國環保協會希望通過這一倡議,解決當漁船和船隊在海上處于離線狀態時所面臨的信息不暢的問題。現階段,這些在海上的漁船一旦暫時與外界失聯,科學家和管理人員很少能準確且及時獲得漁船所捕獲和丟棄的魚類數據和信息。即使在擁有觀察人員或新型電子監控系統的船只上,數據也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才能到達最終用戶手中。與此同時,在海上作業的漁民也無法獲得那些有助于他們選擇捕魚地點和方式的數據,包括海洋學數據、市場數據以及其他實時數據。
不過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現有技術的組合來解決,同時,這些技術可以在各種規模的漁船及近海進行裝備。例如,漁船上的攝像機可以連接到氣動傳感器,并且僅在捕魚時觸發。這些數據可以通過衛星或近海岸無線數據技術進行高度壓縮和無線傳輸。人工智能還可以識別捕獲的魚類物種并幫助追蹤捕獲量。科學家可以近乎實時地獲取這些數據,并做出比以往更好的決策來保護當地漁業的健康。漁民也可以更好地獲得產品供應鏈和海上信息。
McGinty表示:“這項新倡議旨在運用科技,幫助解決我們這個時代最為緊迫的問題之一——過度捕撈。”她說:“該倡議的一個關鍵是,它為漁民提供了自主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性工具。”
即使在像美國這樣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對漁船的監測也是通過過時的系統進行的,通常是一個人用筆和紙進行觀察。在小規模漁業比例較高的國家,這一問題則更為嚴重。作為“智能船舶”計劃的一部分,美國環保協會正在從商業和生計漁業的試點項目中吸取經驗教訓,并將攝像機和電信技術應用于船舶,以便跟蹤和記錄信息,為政策、科學和管理提供信息。
此外,美國環保協會還發布了兩份關于漁業電子監測的新指南,內容覆蓋從近岸小規模漁業到大型船隊的各種捕撈場景,旨在指導人們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擴展這些技術的應用,以便提供更可靠的數據,從而起到保護漁業發展的作用。
McGinty說:“我們相信,這些技術代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它不僅是對未來的保護,也是對漁民們的保護。但是,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工作來完善這些技術,來思考漁民的需求,來發展和分享最佳的實踐經驗,那么漁業將仍然停留在數字的黑暗時代。這就是我們發起“智能船舶”倡議以及對海洋和所有依賴海洋的人們的未來健康狀況持樂觀態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