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七國集團環境、能源和海洋部長會議日前在加拿大東部的魁北克省召開。會議聚焦經濟增長、清潔能源等5項議題,旨在就氣候變化、海洋保護等相關領域尋求國際合作,并提出轉變能源結構、減少海洋塑料、開展地球觀測和海岸帶治理等舉措,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加強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與會者指出,氣候變化已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其影響真實存在,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數以百萬的民眾日益頻繁遭受干旱和洪水災害威脅;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概率增加,對世界各國特別是小島嶼國家提出嚴峻挑戰;氣候變化對于海洋生態的影響更為顯著,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和海冰消融,已從人跡罕至的極地蔓延至世界各個角落,海洋污染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環境問題之一。
對此,各國努力尋求新方法,提出通過改變能源結構,支持向低碳經濟轉型,以應對氣候變化。期望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
會議指出,盡管能源結構的轉變方式可能會因國家而異,但各國應加強合作,增加清潔能源創新研發投入,拓展能源供應路線,增加可再生能源產出,加快實施化石燃料可持續開發的解決方案。
呼吁減少海洋塑料污染
研究顯示,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且這一趨勢還在不斷加劇。本次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共生產出塑料83億噸,其中60億噸已成為塑料垃圾。而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正嚴重威脅著海鳥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出席會議的多位專家表示,減少塑料垃圾的有效辦法是各國必須致力于減少和消除一次性塑料用品。與會各國部長表示,將推進開發低成本的塑料垃圾回收再利用技術。
本次會議還討論了推動實施今年6月七國集團峰會期間簽署的《海洋塑料憲章》。該憲章呼吁各國政府停止把海洋當作露天垃圾場,并制定標準提高塑料的循環利用水平,同時還呼吁企業對塑料垃圾處理承擔責任,但該《憲章》并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來自挪威、越南、南非等國的部長以及多家大型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研究機構的代表也在會上表示,將積極支持減少海洋塑料污染的相關舉措。
推進地球觀測和海岸帶綜合治理
與會者還同意啟動“七國集團關于地球觀測和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倡議,以便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海岸帶狀態。
會議指出,改善海洋生態,治理海岸線,確保島嶼和沿海社區對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的恢復能力,對于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海洋變暖、海水酸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其他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會對世界各地的沿海社區產生影響,特別是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有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世界80%的人口將集中在沿海地區,而環境因素會進一步加劇當地遭受自然災害的嚴重程度。
將地球觀測數據作為信息和決策支持的一部分,有助于理解當前海洋和海岸帶狀態,監測影響該區域的氣候和其他環境因素,同時促進沿海地區的合理規劃和綜合管理。
會議指出,當前地球觀測技術及其應用在發達經濟體中發展迅速,許多諸如世界氣象組織、地球觀測衛星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也在收集、分享和利用地球觀測數據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為進一步推動有價值的地球觀測數據、技術及專業知識的生成,與會各國承諾:在數據和信息獲取、研究創新、相關產品分享等方面,建立并實行新的行動方案。通過與沿海社區的密切合作,增強地球觀測數據的收集、共享和應用能力建設。與工業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合作,消除數據共享壁壘,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