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muacy"></strike>
  • <strike id="muacy"></strike>
  • <strike id="muacy"><s id="muacy"></s></strike>
    <noscript id="muacy"><table id="muacy"></table></noscript>
    <strong id="muacy"><menu id="muacy"></menu></strong>
    <ul id="muacy"><pre id="muacy"></pre></ul><samp id="muacy"><tbody id="muacy"></tbody></samp>

    國外漁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外漁業動態 - 正文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表聲明顯示 2017全球氣象災害損失最嚴重

    日期:2018-04-19 10:17    作者:    來源:中國海洋報     打印    加大 減小

    2017年成為有記錄以來全球災害性天氣和氣候事件經濟損失最為嚴重的一年,據評估高達3200億美元。

    2017年,全球海面平均溫度在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中位列第三,海水升溫將改變全球魚類資源的分布,進而改變漁民捕撈作業版圖。

    2017年,全球海洋酸化的趨勢在持續加劇。海水pH值逐年下降,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8.1下降至最近5年的8.04——8.09。

    2017年,北極海冰覆蓋面積是有衛星記錄以來的倒數第二,并已連續4年創下歷史最低水平。南極海冰覆蓋范圍全年都處于或接近紀錄低點。

    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7年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聲明》顯示,2017年是有記錄以來的3個最暖年份之一,也是有記錄以來災害性天氣和氣候事件造成損失最嚴重的一年。

    《聲明》突出強調了極端天氣對于全球糧食安全、經濟發展、人類健康和人口遷移的巨大影響。同時世界氣象組織還對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海洋熱量增加、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指標進行深入研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特別是海洋領域面臨的嚴峻問題敲響警鐘。

    災害頻發 經濟損失高達3200億美元

    2017年,北大西洋異常活躍的颶風季、印度次大陸嚴重的季風洪水、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國持續的熱浪襲擊,以及非洲東部一些地區的重度干旱等極端天氣及災害,使這一年成為有記錄以來造成經濟損失最為嚴重的一年。據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一項評估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災害損失總額高達3200億美元。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17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1.1℃。全球近5年的持續高溫,已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冰減少、海水酸化等諸多問題,進而引發了颶風、洪水等各類氣象災害。

    2017年的颶風季,大西洋共發生17次命名風暴和10次颶風。其中,美國共遭受3次4級風暴的襲擊。颶風“哈維”“艾爾瑪”和“瑪利亞”給美國造成的損失總額高達2650億美元。颶風季不僅給美國帶來了有史以來最慘重的損失,也重創了多米尼克等加勒比小島嶼國家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成果。據世界銀行估測,颶風給多米尼克造成的損失總額為13億美元,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24%。

    雖然沒有證據顯示颶風是由氣候變化直接引起的,但科學家稱在大西洋觀測到的所有颶風中,其頻率和強度的異常可能都與氣候變化有關。

    2016年,氣象災害致使2350萬人流離失所。聯合國難民署的一項數據顯示,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非洲僅索馬里因極端干旱已導致了89.2萬人被迫遷移。

    極端天氣還嚴重影響各國特別是一些亞洲國家及地區的農業生產,進而危及食品安全。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于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的影響尤為嚴重,并警告說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將會極大削減低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率。

    海水升溫 改變魚類資源分布

    2017年,全球海面平均溫度雖比前兩年略有下降,但仍在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中位列第三。特別是熱帶西太平洋和亞熱帶南印度洋海域,海面溫度相比1981年~2010年均高出0.5℃~1.0℃。此外,海洋熱含量在2017年也達到了創紀錄的新高。

    相關監測顯示,2017年澳大利亞東海岸近海連續第二年高于平均海面溫度,導致大堡礁出現了嚴重的珊瑚白化。由于海水溫度升高,與珊瑚存在共生關系的微小海藻將會減少,從而加劇珊瑚白化,甚至導致珊瑚死亡。

    據衛星監測顯示,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的卡波爾蒂亞灣最先出現珊瑚白化。由于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該海域水溫曾飆升至34℃,然后海水向東通過托雷斯海峽,最后流入大堡礁。加之昆士蘭地區強烈的陽光照射,又進一步加劇了珊瑚白化。在西太平洋其他海域,如關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附近,也都相繼出現了相當規模的珊瑚白化現象。

    海水溫度上升不僅會破壞海洋植物的生長,還會改變全球魚類資源的分布,導致越來越多種類的魚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從而改變全球漁民捕撈作業的版圖。2017年,研究人員就首次在位于新西蘭西南端的峽灣地區發現了鯛魚(一種原生活在熱帶海域的食用魚)。據分析,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隨著眾多海洋生物向高緯度遷徙,將導致熱帶地區可捕撈魚類不斷減少,迫使作業船隊前往更遠的海域,最終增加漁業捕撈成本。對于許多地處熱帶地區的國家來說,當地水域魚類種群及數量的減少,將影響當地居民的食物來源,威脅其食物供應安全。

    海洋酸化加劇 威脅沿海經濟發展

    據統計,每年大氣中有超過30%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而大部分溶解的碳都會集聚在海洋淺水層中。當淺水層冷卻,海水會變得更咸、密度更大,從而將溶解的碳帶到海洋深處,導致海水的pH值降低,海洋酸性增加。

    《聲明》顯示,全球海洋酸化的趨勢在持續加劇。自20世紀80年代末有海水酸堿度記錄以來,海水pH值開始逐年下降,已由80年代初的8.1下降至最近5年的8.04~8.09。

    pH值降低會對海洋生物產生嚴重影響。近10年的觀察數據表明,海水酸化會直接影響珊瑚礁的生長、水產養殖魚類和海產品的質量,以及一些關鍵生物的存活和鈣化,而這些變化會在食物鏈中產生連鎖反應,進而影響沿海經濟發展。

    如今,海洋酸化已被認為是全球第三大環境問題,在給海洋生物生存帶來極大挑戰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影響人類的生活環境。

    面對海洋酸化不斷加劇的形勢,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沿海國家都已開展了相應的研究和治理行動,以抑制海洋酸化。例如,2008年,歐洲委員會啟動了“歐洲海洋酸化計劃”。201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和國際科聯海洋科學委員會聯合發起建立了“海洋酸化和生態系統效應觀測網”;同年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成立了海洋酸化國際協調中心。

    “兩極”海冰縮減 影響全球氣候環境

    2017年,南北極地區海冰覆蓋范圍遠低于1981年~2010年的平均值。觀測數據顯示,去年北極海冰的冬季最大值僅為衛星記錄中的最低冬季最大值,而夏季最低值則為有記錄以來的第8個最低值。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日前發布公告稱,截至2018年3月17日,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為1448萬平方公里,是有衛星記錄以來的倒數第二,北極海冰覆蓋范圍已連續4年創下歷史最低水平。

    南極地區的海冰覆蓋范圍也不容樂觀,去年全年都處于或接近紀錄低點。

    海冰面積的縮減會對天氣模式、動植物生活環境以及當地人類社區等帶來一系列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南北極冰蓋就如同地球的兩個空調機,其減少勢必會對全球氣候造成影響,導致極端天氣的出現。此外,海冰融化還可能改變航運路線,并影響海岸侵蝕和海洋環流。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將與其附屬研究機構進一步加強對冰凍圈的監測與研究,以應對極地地區特別是北冰洋地區出現的復雜變化及其對人類與環境造成的影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色婷婷噜噜久久国产精品12p|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99RE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