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總量381.16萬噸,進出口總額112.7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7%和25.9%。其中出口量187.34萬噸,出口額78.5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8.23%和32.4%。進口量193.82萬噸,進口額34.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02%和13.09%。
來進料加工貿易平穩增長,進料加工比重進一步擴大
上半年我國水產品來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量57.32萬噸,出口額24.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25%和22.83%,來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占水產品出口總額比例為30.7%,同比減少2.4%。其中進料加工貿易由于自主性更強,效益更優,在來進料加工貿易中所占的比重進一步擴大,今年上半年水產品進料加工出口量42.90萬噸,出口額17.8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12.7%和23.5%;來料加工出口量14.42萬噸,出口額6.3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19.2%和20.9%。
一般貿易出口大幅增長,貝類產品出口增幅突出
上半年水產品一般貿易出口量130.03萬噸,出口額54.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5.5%和37.1%,繼續保持大幅增長態勢。其中,貝類、對蝦、羅非魚、鰻魚、大黃魚、海藻、小龍蝦和斑點叉尾等名優養殖水產品仍是一般貿易主要出口品種,上述幾大品種出口額之和占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49.55%。其中貝類出口量價齊增,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15.96萬噸和8.0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9.7%和61%,超過對蝦,成為一般貿易第一大出口品種。對蝦、羅非魚和大黃魚出口量和上年基本持平,出口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出口量分別為8.21萬噸、14.03萬噸和30.8萬噸,出口額分別為6.3億美元、4.65億美元和1.58億美元,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3.4%、18.4%和33.5%。鰻魚出口量減額增,出口量2.23萬噸,出口額5.12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3.7%和增長21.1%。小龍蝦和斑點叉尾出口降幅明顯,其中小龍蝦出口量0.23萬噸,出口額0.13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62.3%和55.5%,斑點叉尾出口量0.22萬噸,出口額0.13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60.9%和44.1%。另外,捕撈水產品中的墨魚、魷魚、章魚制品、蟹制品、鯖魚、鯧魚、沙丁魚、金槍魚等產品出口量額均較大,且增幅明顯,部分產品出口額甚至較去年翻了幾番。此外,海參和鮑魚制品出口額總數雖然不大,但增幅明顯,分別為1429.5萬美元和1374.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182.77%和642.82%,出口地區主要集中在臺灣和香港。海藻產品中裙帶菜出口增幅最大,出口量、出口額分別達到1.18萬噸和4722.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7.6%和63.3%。
對主要市場出口均有所增加,其中對東盟出口增幅最大
主要出口市場基本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日、美、歐、韓依然是我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其中對日本、歐盟和韓國出口量額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出口量分別為34.67萬噸、27.61萬噸和25.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92%、10.38%和23.75%,出口額分別為18.19億美元、10.92億美元和8.1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9.73%、23.31%和30.75%。對美國出口量減額增,出口量23.25萬噸,同比減少1.98%,出口額11.99億美元,同比增長13.94%。其他主要出口市場東盟、香港和臺灣上半年均保持較大幅度增長,其中東盟表現尤為突出,上半年出口量額分別達到23.71萬噸和7.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8.29%和94.17%。對香港出口也有較大增幅,出口量8.89萬噸,出口額7.0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71%和63.08%,可見,出口產品中高檔產品比例提高,綜合單價明顯高于上年。對臺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出口量4.89萬噸,出口額3.3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99%和28.33%,出口增幅已明顯低于上年同期。
主要省份出口量額均呈現較大幅度增長,福建省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浙江、海南、江蘇、廣西等沿海省份仍是我水產品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額之和占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95.84%。其中山東省出口量57.99萬噸,出口額22.4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0.95%和25.57%,出口額繼續穩居我國水產品出口省份首位。福建省憑借蟹肉罐頭、魷魚制品等產品出口量額持續大幅增加,分別達到33.9萬噸和17.2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7.24%和61.87%,繼2010年后繼續位居我國第二大出口省份,兩省出口額之和占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一半。遼寧、廣東、浙江、海南、江蘇、廣西分別以11.37億美元、9.62億美元、9.38億美元、2.32億美元、1.48億美元和1.11億美元的出口額分列我國水產品出口省份第3位~8位。內陸省份中,江西省出口量0.55萬噸,出口額1.08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88%和增長20.3%,位居內陸出口省份首位,吉林省以0.35億美元的出口額位居第二,湖北省由于主打產品小龍蝦和斑點叉尾產量下降,國內市場需求量持續增加,出口大幅下降,以0.23億美元的出口額位居內陸省份第三。
魚粉進口下降,來進料加工原料和國內食用水產品進口穩步增加
上半年我國水產品進口量193.82萬噸,進口額34.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02%和13.09%。其中來進料加工原料進口量74.03萬噸,進口額14.0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31%和29.95%。魚粉進口減少,上半年魚粉進口量46.67萬噸,同比下降11.9%,進口額7.21億美元,同比減少13.99%。據了解,上年全球魚粉產量下降是我國魚粉進口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年全球魚粉生產形勢好于上年,6月以來我國魚粉進口量已經開始增加,價格雖仍在高位運行但總體較為平穩,預計下半年魚粉進口量將有所增加。供國內食用水產品進口繼續保持平穩增加,進口量73.11萬噸,進口額12.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3.3%和17.2%。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中,從美國進口量額均大幅增加,分別為25.4萬噸和5.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7.6%和68.1%,俄羅斯依然是第一大進口市場,進口量59.88萬噸,進口額8.2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4.07%和減少1.76%。秘魯、東盟、智利、挪威、歐盟和日本分列進口市場第3位~8位,其中自東盟和歐盟進口量和上年基本持平,自秘魯、智利和挪威進口量同比分別減少19.56%、11.42%和11.31%,自日本進口量減少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