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公布了該市水產養殖狀況報告,截至2010年,大連市已創建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73家,省級示范場121家,市級示范場200多家;認定無公害水產品產地222個,生產規模達到13萬多公頃,占全市總養殖面積的65%以上,取得無公害產品認證176個。
據了解,大連是我國海水貝類的主產區,年產各種貝類產品100多萬噸,占全市海水養殖產量的70%以上、全國貝類產量的10%以上。為了對貝類生產實施動態監測、動態管理,定期發布生產區劃型結果,大連市在全國率先開發了海水貝類生產區劃型電子信息系統,保障了貝類產品質量安全。
自2007年起,大連市啟動了海水貝類衛生監測和生產區域劃型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對全市33萬多公頃貝類生產區域實施劃型管理。劃定了34個監控區,設定80個監測點,每年4~6次對大腸桿菌、貝毒及重金屬等指標進行監測,目前,該市貝類生產區域一類區占92%。近年來,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建立了以大連市(部級)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為核心,以旅順、金州等6個區市縣級水生動物疫病防疫站為基礎,覆蓋全市主要生產區的“一中心六站”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絡。在全市主要養殖海域建立了30個水質監測點,定期對水溫、溶氧、氨氮、重金屬等生產指標進行監測,在大連市海洋漁業網上定期發布監測信息,指導養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