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第578號公告發布了2022年審定的26個水產新品種,其中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牽頭選育的大菱鲆“多寶2號”新品種(登記號為GS-02-004-2022)及作為第二完成單位完成的凡納濱對蝦“海興農3號”新品種(登記號GS-01-007-2022)、羅氏沼蝦“南太湖3號”新品種(登記號GS-01-009-2022)榜上有名。
大菱鲆“多寶2號”新品種,由黃海水產研究所馬愛軍研究員團隊聯合煙臺開發區天源水產有限公司和威海市中孚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培育,以耐高溫和生長速度為選育目標性狀,經過一代群體選育和三代連續家系選育,選育出耐高溫核心育種群和快速生長核心育種群,采用配套系雜交制種培育出大菱鲆“多寶2號”新品種。該新品種在相同周年養殖條件下,經過高溫養殖期與未經選育的大菱鲆相比,體重平均提高30.63%,養殖成活率平均提高26.70%,適宜在我國大菱鲆主養區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中養殖。大菱鲆“多寶2號”是我國海水魚第一個耐高溫國審新品種,對解決大菱鲆養殖業中存在的高溫耐受性差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凡納濱對蝦“海興農3號”新品種,由湛江海興農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黃海水產研究所孔杰研究員團隊等共同培育,以體重和成活率為選育目標性狀,在“海興農2號”選育群體和凡納濱對蝦泰國群體基礎上,經過連續五代家系選育,培育出凡納濱對蝦“海興農3號”新品種。相同養殖條件下,與凡納濱對蝦“海興農2號”相比,110日齡體重提高13.5%,成活率提高10.0%;與泰國進口一代蝦苗相比,110日齡體重提高11.7%,成活率提高12.0%。該品種適宜在全國水溫18~32℃和鹽度2~35的人工可控的水體中養殖。凡納濱對蝦“海興農3號”新品種的培育,將為我國凡納濱對蝦養殖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種質和技術支撐。

羅氏沼蝦“南太湖3號”新品種,由浙江省淡水研究所聯合黃海水產研究所孔杰研究員團隊共同培育,以體重和成活率為選育目標性狀,采用家系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培育出羅氏沼蝦“南太湖3號”新品種。該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活率高、養殖成本低等優點,與“南太湖2號”相比,生長速度進一步提高了23.36%。該品種適合水溫連續90天達22℃以上的淡水或鹽度在3‰以內的咸淡水地區養殖。“南太湖3號”新品種的問世,為產業提供了又一養殖良種,對支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