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同學們、朋友們: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即將揮別2021年,迎來2022年新的輝煌征程。我謹代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向全所職工、離退休老同志、研究生和所有關心、支持、幫助我所建設和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友人致以衷心的感謝和新年的祝福!
2021年是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這一年,全所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強化政治責任,提高政治能力,認真抓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和“傾聽心聲 聚心匯智 融心發展”系列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舉辦的“七個一”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活動,唱響了“愛黨、愛國、愛農”的主旋律,營造出了“黨的慶典、人民的節日”的濃厚氛圍。
這一年,我們按照農業農村部黨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黨組的工作部署,秉持黃海水產研究所老一輩科學家“愛崗敬業、團結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激勵廣大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轉化為立足本職崗位作貢獻的實際行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年來,創新人才培養實現新突破。陳松林研究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入選泰山學者攀登計劃人選,1人入選泰山學者產業領軍人才,2人入選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入選農業科研杰出人才計劃;2人獲青島市拔尖人才稱號;1人當選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亞太漁業委員會(APFIC)主席等。
一年來,科技創新工作再結新碩果。參與完成的“海參功效成分解析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主持完成的“鲆鰨魚類重要性狀遺傳解析及分子育種技術創建與良種培育”獲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研究類成果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我國首項水產領域國際標準《冷凍魚糜》正式發布;培育的半滑舌鰨“鰨優1號”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南極磷蝦漁場形成機制與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成果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研發的深遠海大型管樁圍欄養殖設施與裝備入選2021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對蝦‘育繁推’種業關鍵技術”和“石斑魚新種質創制與應用技術”2項技術入選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2021年度優秀科技成果。
一年來,科技扶貧行動取得新成效。唐啟升院士及其團隊在云南紅河縣實施稻漁綜合種養的科技扶貧事跡入選中國工程院科技扶貧故事《擔當》。“漁業科技援藏”合作提升亞東鮭魚苗種培育技術及養殖技術,搭建起黃海水產研究所與西藏的“魚水之情”。通過共建“鄂爾多斯市漁業發展專家工作站”“鹽堿地水產養殖產學研合作基地”,推動鹽堿地漁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與示范,助推內蒙古自治區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科技扶貧向西縱深拓展態勢顯著。
一年來,科技支撐水平得到新提升。目前我國海洋漁業領域唯一的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揭牌并正式運行;3000噸級海洋漁業綜合調查船“藍海101”號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山東長島近海漁業資源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科技部正式批復建設;建立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體系,精準有序做好園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全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叩問科技報國的初心,我們任重道遠;追逐海洋強國的夢想,我們勇毅篤行。已經開啟的“十四五”規劃,將是黃海水產研究所厚積薄發、乘勢而上、大有作為的關鍵時期。立足新階段,我們充滿期待;開局第一步,我們自信滿滿;邁向新征程,我們斗志昂揚!
2022年的新征程即將開啟,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偉大征程中奮勇爭先、在“四個面向”的科技創新新時代中銳意進取,勠力同心讓夢想照進現實,奮楫篤行以實干贏得未來,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衷心祝愿大家:
身體康健,工作順利!
萬事如意,闔家幸福!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 金顯仕
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