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福建省霞浦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文頌,縣海洋與漁業局、工業信息局、鄉鎮黨委政府及涉海企業有關人員等一行10人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就海參產業升級發展開展產學研合作交流。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孔杰、成果轉化處處長王印庚及有關專家接待了陳文頌副縣長一行,并進行了座談。

孔杰副所長對陳文頌副縣長一行到所合作交流表示歡迎,介紹了我所歷史沿革、科研成果、人才隊伍、平臺建設等基本情況。他指出,黃海水產研究所與霞浦縣在海參健康養殖、疾病防治和養殖集成化技術等方面進行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希望借此次交流為契機,雙方開展海參種業、健康養殖、病害防控和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深入合作,為我國刺參“北參南養”開啟新的發展格局,大力推動霞浦海參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陳文頌副縣長高度評價了黃海水產研究所在刺參種質創制、增養殖技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紹了霞浦縣的海洋資源情況、海洋區位優勢、海參產業規模化發展現狀和潛力。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訪問交流,進一步深挖彼此產學研合作潛力,借助黃海水產研究所科研創新優勢,合作共建“刺參南移養殖產學研合作開放實驗室”和“霞浦海參養殖技術咨詢服務中心”等平臺,聯合攻關刺參南移養殖過程中的“卡脖子”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建立完善的海參吊籠養殖技術體系,助推產學研融合發展和海參產業的轉型升級,著力將霞浦縣由海洋產業大縣打造成為海洋產業強縣。
會上,孔杰副所長向陳文頌副縣長一行捐贈了海參健康養殖、海參病害防控等方面的書籍一套,王印庚處長與陳文頌副縣長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會專家還就吊籠養殖海參的種質選擇、苗種運輸、餌料投喂以及防控海參腐皮綜合征、腸炎、后口蟲等病害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初步達成諸多合作共識。會后,陳文頌副縣長一行參觀了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


下一步,雙方將在海參新品種示范推廣、健康養殖、病害防控、功能飼料研發和質量安全檢測等方面建立創新合作機制,為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和推動海參產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