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黃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根據中韓漁委會會談達成共識,7月9日第三次中韓聯合增殖放流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中國煙臺和韓國仁川同步舉行。中方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煙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等單位共同承辦。本次活動中韓雙方向黃海投放綠鰭馬面魨、黑鯛、小黃魚和梭子蟹等經濟物種共計100萬尾。

中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韓國海洋水產部水產政策室室長金峻奭出席活動并講話。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金顯仕,中韓海洋生物資源專家組中方組長、黃海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與生態系統研究室主任單秀娟等參加了活動。

2018年以來,中韓兩國在黃海聯合開展了三次增殖放流活動。中方開展了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和牙鲆等經濟水產動物苗種的繁育和增殖放流工作,累計放流總數近百萬尾。據統計,“十三五”期間,中國黃海沿岸各省共向黃海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435億尾,有效促進了漁業種群資源恢復,增加了兩國漁民收入和漁業效益。
近年來,中國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政府先后組織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海洋伏季休漁、長江十年禁漁、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場建設等重大政策措施,持續組織“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
中央外辦、外交部、農業農村部、中國海警局、山東省有關地方與部門、韓國駐華大使館代表參加了中方現場活動。韓國海洋水產部、韓國地方漁業部門和中國駐韓大使館代表參加了韓方現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