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朋友們、同學們:
律回春漸,新元肇啟。奔流的時間長河,匆匆地來到了2021年。值此萬象更新之際,我謹代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向盡心竭誠、兢兢業業的全所職工,向不忘初心、老有所為的離退休同志,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研究生,向關心、支持、幫助我所建設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友人并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致以親切的問候、誠摯的感謝和衷心的祝福!
滄桑砥礪,春華秋實。最美麗的風景,總在逐夢的征途上;最甘甜的果實,永遠屬于執著的耕耘者。回首我們一起走過的2020年,全所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有關“三農”、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部黨組、院黨組的決策部署,揚帆新時代,筑夢新征程,向著建成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創新型研究所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這一年,我們堅持全員參與,抗疫防控扎實有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銘記在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的又一壯舉。我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決策精神和農業農村部黨組、中國水科院黨組部署要求,切實保障了廣大職工、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全所工作區域不發生疫情。
這一年,我們真抓實干,科研創新能力邁向新臺階。全所共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478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3項。新上各類科研項目(課題)172項。牽頭成立“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成功舉辦第三屆絲路國家水產養殖國際論壇、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合作40周年學術論壇、農業農村部“一帶一路”國家海水養殖技術培訓班、農業農村部漁業“走出去”國際合作能力建設培訓班等國際會議和涉外培訓,進一步擴大了我所的國內外影響力。
這一年,我們擔當作為,支撐鄉村振興再創新佳績。疫情期間,成立了“漁業抗疫復產服務團”和信息服務線上平臺,為保障漁業復產復工提供有力科技支撐;我所鄉村振興示范點--東營市現代漁業示范區榮獲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村(鎮)十大樣板”;助力云南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西藏亞東鮭魚健康養殖、和云南麗江程海湖紅翅魚人工繁育等,推進河北滄州、山東東營脊尾白蝦-魚類鹽堿地池塘生態混養模式建立及示范,有效提升了漁業科技入戶幫扶效率。與濰坊市共建濰坊漁業技術產業研究院,與威海市共建黃海漁業科技創新研究院,并發揮所三個基地的平臺優勢,打造“兩院三基地”聯動的政產學研創新創業共同體。
這一年,我們選育用管并舉,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跨越。1人獲泰山學者攀登計劃期滿評估優秀,1人獲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期滿評估優秀,1人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期滿評估優秀;1人入選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獲中國博士后第13批特別資助、1人獲山東省博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2人榮獲青島市青年科技獎,2人入選院中青年拔尖人才。2人獲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章。積極推動涉漁國際人力資源能力建設,舉辦部2020年絲路國家海水養殖技術培訓班、2020年漁業“走出去”國際合作能力建設培訓班,16人次專家在國際主要漁業科學組織履約履職。
這一年,我們俯首耕耘,科技支撐水平得到新提升。全面完成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批復建設內容。大型儀器共享績效考評工作獲評良好,受到科技部、財政部通報表彰并獲專項經費獎勵??瓶即爤A滿完成各項出海調查任務,航次共享機制不斷完善。牽頭建設的“山東長島海洋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入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進一步落實放管服精神,健全內部控制體系;提高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水平;黃渤海區休禁漁秩序評估等工作穩步推進。
這一年,我們改革創新,研究所運行展現新活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繼續完善現代化院所制度建設,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功舉辦“弘揚傳承科學家精神 凝聚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科技力量”學術活動;召開五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所“十四五”發展規劃及所章程,為今后跨越發展提供有力的目標指引和根本制度保障。
同志們,同學們,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最值得期待的一站,永遠是下一站。微光成炬、燭照未來,份份榮譽、累累碩果是每一個黃海所人馳而不息、接續奮斗的結果,眺望前行路,我們接棒在手,弘揚傳承科學家精神,重任在肩!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也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將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四個面向”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在全面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乘勢而上,接續奮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所長 金顯仕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