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將今年世界糧食日全球活動主題確定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今年的世界糧食日恰逢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全國婦聯將今年的主題確定為“端牢中國飯碗 共筑全球糧安”。
糧食安全是世界性的重大課題。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格局中,糧食安全舉世關注。受新冠肺炎疫情、東非蝗災、極端天氣導致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等影響,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出警報,2020年是近50年來糧食供應最嚴峻的一年,將會有10億人挨餓,其中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從1.35億增加到約2.65億人,世界糧食安全形勢非常嚴峻。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糧食安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告誡“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癥,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從全球來看,食物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據估算,我國每年餐桌浪費食物約6000萬噸,足夠養活2億人。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第40個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我們向全所職工、離退休干部和學生發出如下倡議:
爭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節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厲行勤儉節約,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踐行“光盤行動”:外出就餐,適量點餐、合理消費、剩飯打包;食堂用餐,按需取餐、文明就餐、餐余垃圾分類投放。
爭做愛糧節糧的宣傳者。積極宣傳愛糧節糧的知識,保持對糧食的敬畏之心,旗幟鮮明地反對鋪張浪費,增強節約意識,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愛糧節糧的行動中來,營造“節約為榮,浪費可恥”濃厚氛圍。
爭做愛糧節糧的推動者。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摒棄“愛面子、講排場”的陋習,倡導“節糧,愛糧,惜糧”的觀念,讓“舌尖”的節儉成為“心間”美德,推動勤儉節約成為社會文明新風尚。
中共黃海水產研究所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
2020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