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中央電視臺“3.15晚會”報道了山東即墨海參養殖過程中使用敵敵畏、土霉素原藥等問題,引起廣大消費者的高度關注。掛靠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對前期積累的海參監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及時向主管部門提交相關風險評估報告及基礎數據,積極協助完成海參中敵敵畏、土霉素等危害物的風險評估報告,為下一步部署抽檢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及科學依據。
7月17日上午,質檢中心組織所內專家召開應急工作專題協調會,就央視“3.15晚會”報道的海參問題進行了部署,確定了同時進行事件源發地調查、基礎風險核查及海參全部質量安全風險因子技術能力確證等工作。質檢中心翟毓秀研究員帶隊參入農業農村部工作組,趕到即墨海參養殖區開展現場督導。質檢中心業務室全面總結近年來海參產品監測工作中發現的潛在風險,并將數據匯總上報行業主管部門;藥殘室在以往數據積累和調研分析基礎上,制定海參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方案,為科學做好海參樣品檢測與風險分析工作提供重要支撐。
7月17日下午,受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委托,質檢中心工作人員加班加點檢測了即墨區10個海參樣品及22個養殖用水樣品中的敵敵畏殘留。7月18日凌晨5點,質檢中心圓滿完成了所有抽檢樣品的檢測,并第一時間將檢測結果及檢驗報告上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有效保障了海參養殖問題排查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質檢中心下一步將繼續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海參應急檢測和違法違規用藥專項整治工作,向社會公眾傳遞科學信息,與行業同仁一起為規范海參養殖、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保障海參產業綠色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