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2日,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協助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完成2020年度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工作,這是質檢中心連續15年承擔此項工作。
共有來自全國不同省份的153家單位參加本次水產品質量安全能力驗證工作,這是歷年來參加單位最多、工作難度最大和分析樣品量最多的一次能力驗證活動。由于目前仍處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降低疫情擴散風險,考核樣品的取樣方式由傳統的現場取樣統一調整為快遞郵寄,這對于保障能力考核的樣品質量及保證各參與單位的考核順利實施提出了嚴峻挑戰。
本次能力驗證工作涉及空白基質篩查、藥物在基質中的穩定性驗證、模擬運輸環境進行樣品傳遞以及開展保溫材料性能測試等多個環節。為了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在質檢中心領導的部署下,主要參與人員自2020年3月初多次組織線上/線下的工作研討,制定翔實、周密的工作方案,并根據研討意見反復修改、完善,力保考核工作無一疏漏。另外,中心制定了現場制樣方案及樣品寄送方案,采用分區、分時、分事、分組的原則開展相關工作,充分考慮到各個環節存在的潛在風險。三個多月的前期充分準備為本次能力驗證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參加本次能力驗證的單位覆蓋了全國23個省、5個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均為從事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省、部級檢驗中心及第三方檢測實驗室。檢測項目包括水產品中氟喹諾酮類殘留(包括恩諾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和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殘留(包括呋喃唑酮代謝物AOZ、呋喃它酮代謝物AMOZ、呋喃西林代謝物SEM、呋喃妥因代謝物AHD)。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工作的有效開展將進一步加強農業質檢機構的能力建設,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的技術水平。


樣品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