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一座城,政協在行動。5月15日至1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青島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青島市人民會堂隆重舉行,在為期3天的會議期間,政協委員們緊緊圍繞青島高質量發展大計和各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議政建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趙憲勇、王印庚、馬愛軍、葉乃好等4位青島市政協委員參加了會議。

趙憲勇——為漁業轉型升級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青島在新動能打造方面采取務實舉措,取得顯著成績,建議同時關注青島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建議關注青島各類、各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穩定發展,為科技驅動發展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撐;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產過程中,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協商咨詢業績突出,建議在今后工作中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界別豐富的資源優勢,全面發揮協商機構在國家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王印庚——設計建造青島城市地標群

在歷史上,青島具有良好的建筑文化,素有萬國建筑博物會之美譽。青島棧橋、五月風雕塑一度成為青島的象征和代言。隨著時代變遷、城區擴大、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人文的進步,青島在國內外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在“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發展目標格局下,青島人的精神層面追求也與時俱進;深度挖掘青島現代城市內涵和特質,設計建設以新時代為背景的青島城市地標群是青島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城市發展新格局、新風貌的具體體現。針對以上問題,王印庚委員提交了《關于設計建造青島城市地標群的建議案》的提案,并被列為界別提案。
馬愛軍——科技與管理創新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

衣食住行為民生之本,是老百姓關注的頭等大事,針對疫情影響,建議政府在保民生等方面進一步加大關注力度;隨著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相繼脫穎而出,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引導使用環保產品;隨著青島15個攻勢的發起,搞活青島這座城,正在逐步付諸行動,建議政府多搭平臺、出政策、優環境,支持青島“海洋攻勢”的持續推進。馬愛軍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科技與管理創新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發展建議案》《關于盡快開發朱樹屏故居案》兩項政協提案。
葉乃好——加強漁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刻不容緩

疫情防控措施和治理效果凸顯了我國國家制度優勢,疫期期間也是吸引招攬國際人才的好時機,建議政府以更寬廣的國際視角、更深邃的戰略眼光,積極宣傳,做好需求調研,飽攬世界各領域高水平人才,既用又貯;經過國家和地方科技人員的多年聯合攻關,在對滸苔綠潮的起源、成因、預測預報和生態效應評估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和突破,但根治滸苔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通過各方的努力,可以更深入地認知和更有效治理好滸苔綠潮,保障近海生態環境質量,助力水產養殖綠色發展。葉乃好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強海洋生物資源收集與保藏工作案》的提案,提出了加大資金投入、加大種質資源收集力度、賦予資源庫建設單位種質資源與新品種測試用海域使用權、制定科學的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等四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