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海水養殖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導致養殖企業普遍遭遇業績下滑,而從事海參繁育和養殖的青島瑞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滋公司”)卻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技術支撐下及時復工復產并實現了逆勢上揚,領跑海參種業的發展。瑞滋公司作為抗疫復產典型也被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和青島多家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

瑞滋公司成功抗疫復產事跡被各級媒體報道
黃海水產研究所科技人員自2006年開始就與瑞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雙方按照“企業提需求,院所攻技術”的產學研合作模式,聚焦海參養殖生產的“良種”和“良法”等產業關鍵技術難點進行科技攻關。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員帶領科研團隊與瑞滋公司聯合,在“良種”方面成功培育出了具有抗逆耐高溫性狀的刺參“參優1號”國審新品種,有效提升了該公司在業界的核心競爭力;在“良法”方面,通過研發“抗逆新品種+環境調控+工藝優化”高溫災害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為瑞滋公司池塘養殖刺參安全度夏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雙方通過共同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開展合作研究,突破了刺參良種高效制種和大規格苗種規模化擴繁技術,企業年培育大規格苗種產量達到40萬斤。在黃海水產研究所相關技術的支持下,該公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一家普通的養殖企業成長為海參產業的領跑者,獲“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刺參省級(青島)良種場”等榮譽稱號。今年第一季度瑞滋公司的銷售額也比去年同期實現了翻番,成功實現逆勢增長,迎來了業績與口碑雙豐收,瑞滋總經理范瑞用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技術支撐,公司的發展歷程也詮釋了科技引領發展的重要作用。
黃海水產研究所病研室科技人員面向漁業產業需求,注重將科學研究與產業應用有機結合,發揚黃海水產研究所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送進千萬家”的光榮傳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助力漁業綠色、健康、高質量發展。

黃海水產研究所參與刺參“參優1號”新品種創制的主要成員

疫情期間黃海水產研究所科技人員在瑞滋公司開展良種親本制種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