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日前,2019年全國水產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法箴,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健以及王印庚研究員、陳松林研究員、柳學周研究員等專家應邀參加此次大會并接受大會頒獎。中國水產學會各分支機構、會員單位等近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水產科技活動周共有三項重點:一是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弘揚新時代水產科技工作者的擔當與奉獻精神,為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突出貢獻人物及2018年度漁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領軍人才頒發證書,向中國科協第六批首席科學傳播專家授予聘任證書。趙法箴院士榮獲大會“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突出貢獻獎”;王印庚研究員榮獲“2018年度漁業科技服務領軍人才”稱號;陳松林研究員榮獲“2018年度漁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柳學周研究員被聘任為“中國科協第六批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二是為彰顯漁業科研創新引領科技強國的價值,集中展示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50項標志性成果,宣傳水產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黃海水產研究所“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等9項成果被列入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50項標志性成果。
三是落實中國科協工作精神,積極推進“科普、學術、智庫”三輪驅動,推進學術資源科普化,進行水產學術交流活動。柳學周研究員作了題為《開發黃條鰤繁育養殖技術 助力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的報告,精彩的學術報告和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贏得了全場領導和專家的關注。
多年來,黃海水產研究所廣大科技工作者牢牢把握形勢與機遇,并積極投身到漁業科技強國的建設中去,為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新中國70周年華誕之際,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讓漁業科技成果更多、更廣地惠及廣大漁業基層,為促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國70周年。

2018年度漁業科技服務領軍人才代表

中國科協第六批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代表

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參觀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