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資源協作處計融研究員及中國食品安全技術支撐人才培訓項目(CFSTP)首批學員一行,在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于偉森等陪同下訪問黃海水產研究所,就海洋食品技術合作中心合作狀況開展現場調研工作,與水產品質量與安全研究室(以下簡稱“質檢室”)科研人員進行了座談,并實地參觀了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本次調研座談會由質檢室主任翟毓秀研究員主持。
會上,翟毓秀研究員代表黃海所和中心對計融研究員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并詳細介紹了質檢室和中心的發展歷史、組織結構、人員構成及平臺建設等基本情況,以及近年來在質檢、科研、標準、支撐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進展和成果就,并重點介紹了未來的發展設想和研究規劃。翟毓秀研究員表示,作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質檢室和中心30余年來一直致力于水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研究,并在病原微生物、貝類毒素和重金屬等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積累和優勢,希望借助本次調研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國家食品安全風險中心的合作與交流,以提升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風險評估能力和水平。
計融研究員表示,感謝黃海所對此次調研工作的充分準備和高度重視,并指出此次調研工作的核心是充分了解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系統各單位的發展定位、研究優勢及合作前景,目的是借助評估中心這一平臺,將雙方合作落到實處,從人員、技術和信息方面加強交流合作,最終共同申報各級科研項目,以項目為驅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并形成合力,促進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交流中,計融研究員回顧了與黃海所和中心在HACCP、河豚魚等方面的良好合作歷程,并特別詳細詢問了質檢室在貝類毒素監測、監控和預警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通過此次調研,進一步加強了黃海所與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溝通和交流,為下一步依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海洋食品技術合作中心這一優質平臺,發揮黃海所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研究和行業支撐方面的優勢,提升有害物監測與預警技術、風險評估、標準制修訂等領域的研究能力和黃海所在行業的影響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