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至13日,黃海水產研究所金顯仕研究員作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近海環境變化對漁業種群補充過程的影響及其資源效應”項目年度總結會暨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項目科技部責任專家陳家寬教授,項目專家楊鳴研究員、周名江研究員,黃海所科研處副處長劉志鴻,各課題負責人,科研骨干及相關科研人員等4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金顯仕研究員及課題負責人竇碩增研究員輪流主持。金顯仕研究員介紹了參加會議的專家,會議召開的目的及要求。會上,張學慶副教授、竇碩增研究員、單秀娟副研究員分別匯報了各課題2016年度進展,項目責任專家、項目專家組對各個課題進展情況及具體研究內容進行了點評,并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完善了下一步的研究任務和實施方案。此外,會議還進行了學術交流,并對項目公共航次、項目專刊、項目和課題內部管理事項進行了討論,為項目的順利執行提供了保障。
目前,該項目已經順利通過科技部任務和財務中期評估,在渤海執行了9個大面調查航次及12個渤海三灣、黃河口、遼河口的專項調查航次,獲取了豐富的第一手調查資料。在認知我國近海漁業種群早期補充過程及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機制等重大科學問題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認知了渤海環境條件對早期生活史生境形成及種群繁育的貢獻和作用,建立了關鍵生境研究的方法和渤海NPZD生態系統動力學模型;系統分析了渤海漁業資源結構及其補充群體的演替過程,篩選了萊州灣生態關鍵種,量化了萊州灣食物網的長期變化;闡明了渤海典型或新型污染物在食物網上的傳遞和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對漁業種群的生態毒理作用;提升了對中國對蝦放流補充群體的分散過程、褐牙鲆補充群體被捕食及其驅動基礎等科學問題的認知層次;反演和構建小黃魚的生活史及其洄游歷程。另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加強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并吸引國外優秀的科學家參與,已經形成了一支漁業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優秀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