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黃海水產研究所主持的“十二五”863計劃“海水鲆鰈類功能基因開發(fā)與利用”課題通過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組織的結題驗收。
驗收會上,驗收專家組聽取了課題負責人陳松林研究員的課題總結匯報,認真審閱了課題組提交的驗收材料,經(jīng)過質詢,認為:該課題取得如下創(chuàng)新性成果:
1.完成了半滑舌鰨、牙鲆和大菱鲆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繪制,基因組覆蓋度分別達95%以上,基因區(qū)覆蓋度均達99%;構建了半滑舌鰨基因組物理圖譜;構建了半滑舌鰨和牙鲆高密度SNP遺傳連鎖圖譜,標記間距分別為0.326cM和0.47cM;繪制了單倍體基因組染色體圖譜;構建了基因組網(wǎng)絡瀏覽器,搭建了鲆鰈類高通量生物信息分析系統(tǒng),總內存達1T。
2.克隆獲得21個半滑舌鰨和牙鲆等鲆鰈魚類生殖和性別調控等性狀相關功能基因,對其中17個關鍵基因進行了克隆及表達模式分析,初步闡明了其中4個基因的調控機制;發(fā)現(xiàn)DMRT1基因是半滑舌鰨Z染色體連鎖、雄性特異表達、精巢發(fā)育必不可少的基因。
3.建立了鲆鰈魚類性別和抗病相關基因的體外表達及重組蛋白活性檢測技術,建立了鲆鰈魚基因功能驗證的細胞平臺和TALEN基因敲除技術平臺,并利用該平臺對半滑舌鰨和牙鲆性別等基因功能進行了分析。
4.課題已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11項,授權4項,在Nature Genetics、Genome Research等國際重要雜志發(fā)表SCI論文22篇。本課題相關成果“海水鲆鰈魚類基因資源發(fā)掘及種質創(chuàng)制技術建立與應用”獲2014年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
驗收專家組對該課題取得的成果和進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課題全面完成了合同中規(guī)定的任務,達到了合同規(guī)定的考核目標和技術指標,一致同意通過課題驗收。
(基因組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