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黃海水產研究所“北斗”號調查船啟航前往黃海及長江口海域,執行海洋國家實驗室共享航次——“黃海、長江口綜合調查”任務,來自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以及黃海水產研究所共6家科研機構的24位科研人員執行本次調查任務。出航前,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辛福言及資產條件處有關人員前往碼頭為“北斗”號出航送行。
在離泊前召開的出航會上,辛福言副所長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海上安全工作,船屬各部門要團結協作,各司其責,確保人員、設備和船舶的絕對安全;二是要進一步嚴明工作紀律和涉外紀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全體人員要講大局、講政治,既要執行好海上調查任務,也要落實好各項安全應急措施;三是要充分發揮“北斗”號的人才優勢,做好對新聘船員的傳、幫、帶工作,希望新聘船員能夠盡快掌握相關技能,適應新的崗位并承擔起責任;四是要充分發揮“北斗”號團隊吃苦耐勞、勇于拼搏、連續作戰的優良傳統,加強船員和科研人員的溝通配合,獲取較多的有價值的第一手科研數據和樣品,高質量完成本航次的調查任務。資產條件處船舶管理負責人對本航次的安全工作,特別是對船舶消防、救生、通信、保密等工作做了詳細部署,對船員如何更好地配合科研人員完成樣品取樣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本航次由黃海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與生態系統研究室吳強博士擔任首席科學家,共設置了104個調查站位,將開展漁業資源、初級生產力、理化環境因子、沉積物及有機污染物等多方面的綜合調查研究,預計用時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