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一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以下簡稱“世華會”)在浙江湖州舉行,大會主題為“精準、優質、生態”。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及挪威、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圍繞營養生理與代謝調控、營養免疫與腸道健康、水產營養與飼料應用技術、水產品安全與品質控制、營養與養殖環境、飼料質量控制與加工工藝、攝食生理與投喂技術等六大主題進行了廣泛熱烈地討論。
黃海水產研究所水產動物飼料與營養團隊的10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并提交了“水解魚蛋白和牛磺酸單獨或聯合對大菱鲆幼魚?;撬徂D運及代謝的影響”、“江蘺、滸苔、藻渣和菌渣對大菱鲆幼魚生長性能、體組成和腸道形態的影響”、“凡納濱對蝦(Litopenaeus vannamei)親蝦繁殖期間適宜投喂頻率的研究”及“脫脂磷蝦粉對圓斑星鰈(Verasper variegatus)幼魚生長、體組成、消化酶活性、非特異性免疫力和血清生理代謝指標的影響”等4篇墻報。會上,徐后國博士作了題為“飼料中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LC-PUFA) 對半滑舌鰨親魚性類固醇激素合成的影響”的口頭報告。
世華會是世界華人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界及企業界的最大盛會,1992年由中山大學、青島海洋大學、臺灣海洋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起成立,旨在促進魚蝦類營養理論研究及產業發展,每兩年舉辦一次。本屆世華會由華東師范大學,湖州師范學院及寧波大學聯合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