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由黃海水產研究所與大連富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黃條鰤工程化池塘育苗技術”通過了專家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驗收專家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匯報,查看了相關試驗記錄和黃條鰤親魚及苗種,并進行了取樣測量、計數,確認課題組利用黃條鰤專用親魚池現保育4-5齡成熟親魚328尾,通過人工綜合調控達到自然產卵;采用工程化池塘育苗技術方法,使用自主設計建造的室外工程化小型連體池塘系統,共培育出平均全長4.7- 8.6cm的黃條鰤苗種40.32萬尾,首次實現了黃條鰤工程化池塘苗種規?;嘤某晒Α?/p>
黃條鰤為大洋性大型經濟魚類,是黃海海域自然分布產卵繁衍的唯一大型鰤屬魚類,具有體型大、生長迅速、營養豐富等特點,經濟價值高,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多年來,黃條鰤苗種規模化生產一直是世界性難題,課題組創新研發了工程化池塘育苗方法,初步解決了生物餌料生態培育、節能控溫、應激消減、畸形防除等關鍵技術,開辟了黃條鰤苗種規?;a的新技術和新路徑,對今后養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化池塘

苗種攝食

苗種出池